第A20版:福建新闻·综合
3上一版  下一版4
 
省投资开发集团与当地政府签约 投20亿共同开发翠屏湖
我省未来三年 培养两千多名涉海研究生
厦航再次延长 停飞晋江航班时间
未来三天 防寒更要防风
新闻搜索:

3上一期 版面导航
下一篇4 2011年12月14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重磅追踪“探秘翠屏湖水下古城”后续
省投资开发集团与当地政府签约 投20亿共同开发翠屏湖

 

N本报记者 李熙慧

本报讯 “我好喜欢你们今天关于古田县城的报道,一下子勾起我对家乡的思念。”家住福州43岁的李心先生昨天致电本报新闻热线968111说,看到昨日本报有关探访翠屏湖水下古田老城的报道后感慨万千,想起很多儿时的情景。

还有很多和李先生一样心情的古田籍读者也纷纷致电本报,述说更多关于古城的故事,也讲述着他们印象中的那座城。本报昨日关于古田潜水探老城的报道,除了勾起古田籍读者对老城的记忆,还打响了翠屏湖的知名度。记者获悉,省投资开发集团公司已与当地政府签约,将投资20亿元,共同开发翠屏湖。

水淹前,一座古塔被抢救搬迁

“报纸上报道的朱大鹏老师是我们的邻居,也是我父亲的同学。”李心先生告诉记者,他小时候就在古田上学,大学毕业后留在福州,但仍对古田怀着很深的感情。

李先生说,古田县城在历史上是望县,交通便利,规模大,所以有两座塔。1958年要建水库的时候,一座吉祥塔被大伙搬了出来。

他说,父亲以前是军医,亲自参加过搬迁吉祥塔的工作。吉祥塔是福建十大名塔之一,原在旧城吉祥寺门前,后来每一层编号后,按原形迁建于新城松台狮公山。

李心说,2004年,在马来西亚砂罗越诗巫市的古田华侨,还在当地建了一座与古田吉祥塔形式相同的“吉祥塔”,寄托对家乡的思念。

记者了解到,吉祥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,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间两度重修。后因雷霆震撼,塔身欹斜,民国二十四年圆瑛大师募捐重修。塔为实心石构,通高25米,基宽7.7米,基层八角雕有八尊武神,2~9层八面均设佛龛,内雕坐佛,佛龛两边石雕各种花草鱼虫、飞禽走兽,造型淳厚古朴。

“小时候没有见过古城,只是从长辈的口中了解到一些。”李先生说,小时候去翠屏湖坐船玩耍,只知道水下有古城。看了海都报的报道,增长了对古城的见识,激发探索古城的兴趣,希望你们能多报道一些。

建水库,古田老城4万人背井离乡

家住福州的翁女士给记者传来一张她祖父的老照片,照片中四个身穿长袍马褂的男人站在一片竹林掩映的亭子前。翁女士说,照片是民国初年拍摄的,背景是祖父家的大宅院。

她告诉记者,当年要建设水库,他们一家人举家外迁,已住了几代的大宅院要完全放弃,一家人很舍不得,但大家都理解国家建设的需要。

据了解,1958年,国家“一五”计划建设古田溪水电站,古田老县城以及周边4万多人忍痛割舍,背井离乡。

翁女士说,刚搬到新城的时候条件很艰苦,房子都是临时搭起来的两层简易房,住起来很不适应。

古田籍80后,很想下水摸一摸古城

“潜水员在水下探索古城,太酷了。”28岁的读者刘文强说,作为年轻一族,他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在水中瞧一瞧、摸一摸。

刘先生说,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说起水下古城的事儿,自己一点概念也没有。上世纪90年代,有一年大旱,翠屏湖露出大片的湖底,城墙也看到了,可当时还小,没什么概念,照相机也不像现在这么普及,看热闹的人很多,却没人拍照留影。

“古田老县城是很完整的古城,抗日战争时期没有被毁坏。”刘先生说,古城内不光有城墙、城门,城内的城隍庙、孔庙、繁华的十字街各种民居、牌坊、古民居都保留着。

 
下一篇4 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