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A43版:今日时评
3上一版  下一版4
 
“硝烟滚滚”的听证会才有意义
“最美女教师”没编制
□读者反馈
“穷得只剩下证书”底层知识者的悲剧性
网友说话
新闻搜索:

3上一期 版面导航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 2012年5月18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
“穷得只剩下证书”底层知识者的悲剧性

 

N望桉

今年50岁的杜伟新是广东德庆县一名老师,17年来他省吃俭用,倾尽所有购买“共和国之星”等各种证书200多个。杜伟新把它们看作命根子。家人称他穷得只剩下证书了,呼吁有关部门查处骗人评奖。(5月17日《广州日报》)

“穷得只剩下证书”是杜伟新困窘生活的真实写照,为此他母亲患癌症时,都拿不出钱治病。一个人对“获奖”与“证书”沉迷到如此地步,不能不说是一种病了。

回顾杜伟新的人生经历,可探究他的“证书疯狂症”从何而来:出身农民家庭,上过大学,毕业后回乡当老师,年轻时喜爱诗歌,曾在人民日报、星星诗刊等发表数百篇诗歌。这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“农二代”,对文学有着美好的追求,可他所处的狭窄环境,没法让他的才艺得到施展;他所受的教育,又使得他没办法过着张开嘴巴就吃、闭上眼睛就睡的生活。

理想和现实长年累月的对峙冲突,终于使杜伟新走上另类之路——通过获奖证书和外面的广阔世界取得联系,以证明自己的价值。在这里,证书已不仅仅是证书,而是自我价值的具体证物,至于这些证书是真是假已不重要,重要的是它们的暗示意义——我杜伟新是有追求并且有“成就”的人!

杜伟新的幸或不幸,都在于他上过大学、钟情诗歌,这两者宿命地决定他无法麻木过日子,可他的家庭背景又无法助推他向上流动。说抗争也好,说妥协也罢,杜伟新躲进自设的个人世界,自得其乐。

这样的个人世界,很难说好与不好,然而,社会却不能仅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。杜伟新无疑是底层知识者的缩影,在他身上,有着浓重的悲剧性——不甘平庸,又无力挣脱,最后只能病态地娱乐自己。

这是一个需要社会救助的人,比如心理干预,帮助他慢慢走出“证书疯狂症”,如果当地政府能让他到文化馆之类的机构任职,发挥才干,有所寄托,则善莫大焉。

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 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