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N02版:社区新闻
3上一版  下一版4
 
古代粮仓就在此地
光看绘本会对识字失去兴趣吗
□锄报台
新闻搜索:

3上一期 版面导航
下一篇4 2012年5月18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
古代粮仓就在此地

这里的居民仍习惯称﹃旧米仓﹄
旧米仓新村现已改成新民社区
 

N栏目主持 苏燕梅 毛朝青

福州鼓西路有一个旧米仓新村,这一带也被称为旧米仓。随着城市的变迁,旧米仓这个老地名渐渐被人遗忘,不过附近居民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时,仍喜欢用旧米仓这个地名。

“旧米仓”历史悠久,据悉,早在闽王王审知建立福州子城时,就在此设仓屯粮。宋朝以前,这里称为“西版仓”,宋时改称“都仓”。宋神宗时期,福州知州程师孟下令扩建子城,将西门扩展到今日的元帅庙河沿,取名“丰乐门”,“都仓”被围在城内,故这里被称为“都仓巷”。到了宋哲宗时期,这里设置仓厅,作为管理粮仓的行政机构,并在两边建了大量房屋,大小总共210区。宋高宗时期,粮仓进行了一次大整改,将粮仓建在西侧,共38座,各座粮仓都由《千字文》中的内容来命名。到了明朝,福州的米仓就陆续迁移到通湖路南段的“米仓前”,旧米仓这里的仓库就被废置了,渐渐成了民居。

福州民俗专家郑子端就住在这里,他介绍说,以前储粮是为了供应军需及民间救急之用,设督粮道以司其职,战时供应军粮,饥荒之年开仓放赈或粜粮以平抑市场粮价。粮仓储米按规定每三年调换一次,以防霉烂。民国时期,这里的小巷还是以旧米仓来命名,到了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期就改了名,现在属于新民社区。

感谢郑先生拨打968111提供新闻线索,奖50元

 
下一篇4 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