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P08版:莆田新闻
3上一版
 
荔城大道 首设减速带
校园外的环保课他们上得起劲
莆阳路“白改黑”开铺沥青
新闻搜索:

3上一期 版面导航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 2012年11月9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
校园外的环保课他们上得起劲
莆田不少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,将环保理念带到市民中
废弃的易拉罐在小同学的手中变成一架小飞机
大学生进入社区宣传垃圾分类
 

N本报记者 李帅 吴智飞 马俊杰 文/图

核心提示:

丢弃的纸盒,废旧塑料布、扑克……都可以做成精美的工艺品。近年来,环保、生态理念正日益影响着莆田人,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。昨日,记者走进小学,走进高校,感受学生们对环保的热度。在梅峰小学,校长告诉记者,他们正是通过教育学生,让孩子们再把环保知识反馈给家长,这样,家长也得到了知识,环保的理念就从课堂走向了全社会。

家庭废弃物品成手工课材料

在梅峰小学的一间教室里,同学们经过奇思妙想,利用家里即将丢弃的纸盒,废旧塑料布、扑克,制作出新奇的“时装”,用过的易拉罐制作成了“战斗机”,有的则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。梅峰小学的李少娟校长说,学生家里一些废弃的东西成了家家户户的“鸡肋”,留着没什么用,丢弃了既可惜又不环保,可以将它们作为学生手工课发挥创意的材料。家长和孩子们也都支持这样的做法,在老师的指导下,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,同学们也很高兴自己的创意可以在活动室里面展示出来。孩子们的灵感使这些废品变成艺术品。

昨天上午,正好是四年六班的手工课,同学们正在用废旧的纸板进行手工制作。毛洛琦、郑柔馨两位同学说,她们通过上手工课,知道了许多环保知识,现在,世界上的资源越来越少,要好好地去珍惜。老师说,保护地球,就是保护孩子们的未来。“许多手工活动都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,这种亲子活动常常会将环保理念传递给学生家长。”李校长说。

社区街头校园大学生宣传环保

昨天上午,记者来到了莆田学院,这里有两个环保组织,共有一百多个会员,在大学生中间很有影响。莆田学院环保协会的宋奇鹏同学说,他们的协会成立于2004年,他们曾经到莆田市的一些主要街道,向过往行人宣传环保知识。到了小学校园里,他们就会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讲解环保知识。宋同学说,比如玩老鹰捉小鸡的时候,地上都是沙土,大家跑起来就满是飞尘,这时候他们就会问小学生,要不要到草地上面去玩,小学生说好。这时环保协会的大学生就会不失时机地提醒他们说:“如果你是一棵小草,被人践踏,会不会痛啊?草地也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,怎么能随意破坏呢?”

现在,他们正在做“许愿瓶”活动,收集一个废弃矿泉水瓶可以发一条和环保有关的留言。他们在校园里设了一些收集点,同学们可以用废弃的矿泉水瓶交换留言机会,工作人员会将这些留言在莆田学院环保协会网站上登出来。

在新年来临时,他们还准备制作一些“水果贺卡”,水果贺卡和传统纸质贺卡的区别在于“使用写有祝福语、但能吃掉的水果代替纸质贺卡传达节日祝福”。协会成员还可以代替购买“水果贺卡”的人上门送祝福语,这样既绿色又环保,还很浪漫。在大学校园中,“水果贺卡”代替传统贺卡活动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。

另一个环保组织名叫莆田学院环境科学协会,协会的负责人说,他们正在酝酿一个大型的活动,就是组织同学深入各社区,向居民们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,这一活动的方案正在制订之中。

【结束语】

“感受莆田创模变化”系列报道接近尾声,这一系列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。在莆田,创模的各项工作正在升温,广大市民的环保热情与日俱增,建设生态城市的事业刚刚展开美轮美奂的画卷,正准备描绘上点睛一笔。

今后本报将与莆田市环保局联合开通“创模热线”968111,成为政府与广大读者之间的纽带,在第一时间把百姓关注的问题和建议报道出来,让环保的力量更加强大,让莆田的明天山更绿、水更清。

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 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