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A49版:民生/街巷
3上一版  下一版4
 
将这竹筒变斗笠
老福州包点 曾有数十种
新闻搜索:

3上一期 版面导航
下一篇4 2013年4月12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七旬依姆宝刀不老,且看她,刮、破、削、编,只一小时——
将这竹筒变斗笠

虽然已经七十七岁了,但郑依姆编起斗笠来还是很利索
编斗笠最怕的就是被刺伤
斗笠的防水性能那是经得起考验的
 

N栏目主持 陈超 黄启鹏

在福州鼓屏路旁,有条名叫九彩巷的小巷。昨日,主持人在巷口的杂货店边上,看到了几顶如今在城市已难得一见的斗笠。“这可全是手工制作的。”店老板随手一指,说编斗笠的大师就在九彩巷深处。“你要是有心就去找找。”

走了百多米,就到了巷子尽头。一座木质古宅门口,一位依姆正在打理花草。主持人赶上前,问依姆是否见过“斗笠大师”。依姆微微一笑:“别找啦,就是我。”依姆姓郑,今年77岁,家中三代都以编斗笠为生,“到我手上已经是绝技了。”说罢依姆抽出一根碗口粗的绿色竹筒,“待我刮、破、削、编,这竹筒就能变斗笠。”

只见依姆手动如飞,竹条随之上下翻腾。一个小时过后,斗笠的框架即成。郑依姆说,她做斗笠不用胶水不用绳,全靠竹子的弹性固定在一起,手法和打毛衣一样,一针一线都马虎不得。

仅靠几根竹条能抵挡瓢泼大雨吗?郑依姆解释说,防水的秘诀藏在斗笠的隔层中。原来这斗笠分内外两层,隔层中用层层竹叶填补,下雨时就是靠竹叶来挡雨水。“只可惜这斗笠是没人戴了,技艺也要失传。如果有愿意学的就来找我吧。”

 
下一篇4 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