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A44版:城事/综合
3上一版  下一版4
 
老旧垃圾车 防漏性能差
原来觉得她上进 现在担心她有病
便衣警察佯装“调解”抓毒贩
员工偷开4S店新车 上路被扣
飞车专抢“弱”女子 被她扯翻摔沟里
在逃毒贩开炫车贩毒
新闻搜索:

3上一期 版面导航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 2013年4月24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7岁女儿事事都要争第一,母亲很发愁:
原来觉得她上进 现在担心她有病

 

N本报记者 何旌

本报讯 “不论是跳舞、游戏,还是考试,我女儿都要争第一,甚至每天上学都要第一个到班上……”昨日,福州的刘女士致电本报称,7岁的女儿佳佳(化名)处处要强,成绩稍有不足,她就大哭大闹,刘女士很烦恼,觉得孩子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?

全部科目都要第一 成绩不好就哭闹

刘女士说,佳佳自小就很独立,一岁多就开始自己吃饭、穿袜子。上幼儿园时,她会自己要求当小主持人,主动要家人带她去学英语。当时刘女士觉得这是孩子上进的表现,是好事。可是去年佳佳上了小学一年级后,好强心愈演愈烈,刘女士开始担心了。

“每天很早起床,一定要第一个到学校,第一个到班里,就算校门没开,她也要第一个到校门口”。有时佳佳发现起床晚了,就会在家里哭闹,责怪妈妈“都怪你,让我这么迟”。

语文、数学,体育课上的跑步、跳绳等等,她都要自己拿冠军。“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,她就会沉着脸,好长时间不开心”。她还写日记记录自己的“成绩”。“成绩好就画上笑脸,不然就画哭脸。”刘女士说,她有时在家里和女儿一起比赛吃饭、整理衣物,佳佳连这些小游戏也输不得,刘女士教育女儿要友谊第一、比赛第二,可她却反问“既然都比赛第二了,为什么还要比”。刘女士说,这么小的孩子,却这么好胜,会不会有问题?

专家:孩子好胜过分溺爱是主因

省阅读协会传统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、有二十余年幼教及教育管理经验的毛慧青老师认为,如今很多孩子都特别争强好胜,佳佳的情况并不是个案。

“不能说这是孩子的病,但长此以往,对孩子心理伤害极大,不但输不起,也很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还会滋生烦躁、嫉妒、弄虚作假或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。”分析原因可能有两方面,一是家人过分溺爱,过分让她成为中心人物;其二,家长总是有意无意地要求孩子争第一,让孩子认为只有冠军才是成功者。

毛老师说,孩子争强好胜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好事,但要有个度,家长可慢慢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。比如:和孩子玩游戏时,家长不动声色地输给她,然后假装表示不高兴,但一转身却对她说:“这回我输了,但只要我努力,下回一定能赢你。”慢慢地,孩子就会明白输并不可怕,关键是有没有继续努力和反败为胜的勇气。

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 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