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A11版:天下/国际·国内
3上一版  下一版4
 
纽约曼哈顿发生爆炸
孩子,我有没有勇气救你?
海口深夜突击扫黄 会所“记账本”曝光
俄、克互张怀抱 只等公投
新闻搜索:

3上一期  下一期4 版面导航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 2014年3月13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
孩子,我有没有勇气救你?
一个医生关于医患关系的心灵独白
 

N据新华社电

当前医患关系紧张,病人常以为医生不负责任,其实,医患之间更需要互相理解。昨天,记者采访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田永吉,听他讲了一段作为医生,在抢救一个孩子过程中的心路历程。

不堪生活重负放弃孩子治疗

“到底应不应该放弃这个孩子的治疗呢?”田永吉说,这是去年,他面对一个叫彤彤(化名)的患儿时,想得最多也是最纠结的问题。

2岁女孩彤彤来自黑龙江农村,因患高位颈髓内肿瘤,在多家医院均未能有效治疗后,最终来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就诊。手术很成功,但因孩子入院时身体状况极差,术后感染了真菌性脑炎。这是一种罕见且死亡率极高的颅内感染,偏偏孩子又对特效药无法耐受。就在医生为孩子下一步治疗方案攻关时,孩子的父母突然提出:“大夫,我们决定不治了。”

这对二十出头的夫妇说,一年多来为孩子看病,他们借遍了所有的亲戚、朋友,生活已不堪重负。“你们来了那么多专家会诊,手术也很成功,可孩子身体太弱了,这不怪你们……”

劝家属再坚持医生却很纠结

作为医生,田永吉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一方面,彤彤目前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,坚持治疗的结局极可能是人财两空。另一方面,彤彤所患的并不是恶性肿瘤,解决好真菌性感染,孩子就能恢复健康。 于是,田永吉对彤彤的父母说:“孩子得的毕竟是良性的病,再坚持一下吧,医生都没放弃呢。”孩子的妈妈噙着泪点点头:“好吧,我们还是听大夫的,再咬牙坚持试试吧。”

家属的“配合”,本该让田永吉感到高兴。但冷静之后,他却无比纠结:彤彤目前的状况极其糟糕,家属主动放弃治疗,作为医生应该干预吗?从人道主义角度而言,医生“劝阻”也许是对的,但目前谁都没把握能治好孩子,如果最终还是走向了最坏的结果,那这对夫妇会欠债更多、痛苦更大。不止于此,如果家属要面对人财两空的结果,会不会怪罪医生,索要赔偿,甚至失去理智?

孩子住院半年医生备受煎熬

彤彤住院的半年,田永吉内心备受煎熬。最终,孩子康复出院,令人欣喜。但作为主治医生的田永吉深知内中曲折,深感如履薄冰。虽然医生都会精益求精,希望病人顺利康复,但医学终究是不确定、不完美的科学,医生、患者,都要接受这种科学的局限性。

然而当前医患关系紧张,很多家属不能接受治疗的“不成功”,更无法面对“人财两空”的现实,伤医极端事件频见报端,医闹之风愈演愈烈,让医生们人人自危。

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的不信任,医护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防,这种彼此僵持的局面,受损的不仅是患者,更使医学在面对疑难杂症时止步不前。这时,如果医生能和患者及家属多进行一些沟通,患者和家属又能对这种科学多一分理解,对这种职业多一些信任,医生才能不再缩手缩脚,愿意为哪怕渺茫的希望冒险前行。请给予我们理解,医学是有成功也有失败的科学;医生,往往只能“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”。

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 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关闭